隨著跨境電商的普及,歐美和日韓等國家推出的維生素鈣片和蛋白質沖劑產品逐步引入中國。近幾年,女性消費者出于對美和瘦的追求,帶火了美白丸、淀粉阻斷劑、膠原蛋白軟糖、玻尿酸口服液等功能性產品。
供應鏈端的成熟,使得中國相應出現了一系列主打功能性零食的新消費品牌。顯然,我國功能性食品是一個快速成長的增量市場,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間。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如今功能性食品中運用較為廣泛的超級原材料:
玻尿酸(透明質酸鈉)
玻尿酸也被稱為透明質酸鈉,是一種直鏈大分子多糖形態的物質,分布在我們人體的皮膚、關節腔等部位,起到鎖水、潤滑關節,調節蛋白質、水電解質擴散及運轉,促進創傷愈合等作用,人體中的玻尿酸總含量為15g。
我們可以從1942年的一篇美國專利文獻上找到關于玻尿酸的早期研究,而日本是第一個將玻尿酸大量應用于市場的,并在1996年批準它作為食品添加劑,并廣泛應用于化妝品、醫美、臨床眼科手術等領域。
隨著玻尿酸的普及,消費市場進入“萬物皆可玻尿酸”的熱潮,除了功能性食品和美妝護膚產品,還應用于床單、寵物貓糧、避孕套等快消品。
膠原蛋白
和玻尿酸一樣,膠原蛋白最早以美容養顏的功效被消費者所認知。但從引入中國的時間來看,膠原蛋白的普及比玻尿酸早了至少10年。
2000年,中國消費者開始接觸膠原蛋白類口服產品,認識到其主要功效是加快新陳代謝,提高肌膚含水量,祛斑等。
2000-2010年是膠原蛋白功能性產品的黃金發展期,市面上也因此出現各種膠原蛋白飲品。
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也被稱作GABA,是一種天然活性成分,參與多種代謝活動,并以一種抑制神性神經遞質運用于食品中,可緩解焦慮,降低血壓和神經興奮度,從而起到助眠的功效。
相比直接作用于人體大腦的褪黑素,國內可使用的GABA屬于天然植物提取,助眠的同時,其成分會隨著人體新陳代謝自然排出體外,不會出現頭暈、神經衰弱等副作用。
如今,GABA被廣泛應用于助眠類功能食品中,經過一系列市場教育,消費者自然地將GABA原材料與助眠類產品相掛鉤,有望替代褪黑素成為該品類的超級原材料。
白蕓豆提取物
白蕓豆提取物也屬于當下較為熱門的超級原材料,它被大量應用于淀粉阻斷劑、抗糖丸、阻糖片中,滿足消費者吃而不胖的生活需求。
說起白蕓豆提取物,大家討論的其實是白蕓豆提取物里面的α-淀粉酶抑制劑成分。這類成分大量存在于豆類植物中,而白蕓豆里的含量及活性成分較高,便開始廣泛應用。
我國對白蕓豆的研究是在2008年,科學研究組聯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了國內首次白蕓豆提取物驗證安全性、功效性的人體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交叉試驗,調查了白蕓豆提取物在降低體重方面的效果。隨后國家衛生部認可,其作為普通食品使用,應用在膳食補充劑、食品、飲料和寵物食品當中。
益生菌
相比前幾種超級原材料,中國消費者對益生菌的認知度較高。益生菌的教育成本低,這種超級原材料在市場上的運用也非常廣泛。益生菌的定義是能夠促進腸道細菌平衡,增加宿主健康效益的活性微生物,比較常見的有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
研究表明,腸道內至少需要給予8億益生菌,才能抑制腸道內的有害菌,保持腸道生態系統的平衡。消化道不良者、嬰幼兒、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中老年人有補充益生菌的需要。
葉黃素
葉黃素是人體視眼睛內的主要營養成分,分布在晶狀體、視網膜和黃斑區上,有著“眼黃金”的美譽,廣泛存在于蔬菜、花卉和水果中的天然色素。
如果把視網膜中央的黃斑區比喻成復印機,葉黃素好比復印機里的碳粉。當人體缺少葉黃素時,無法復印影像,也無法過濾掉對眼睛造成傷害的藍光,從而出現視力衰弱、視疲勞、散光、老花眼、白內障等情況,而這種成分人體無法制造,必須靠外部攝入獲得,因此帶有葉黃素成分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成為當下熱門產品之一。
茶氨酸
茶氨酸(L-Theanine)是一種游離氨基酸,天然存在于茶葉和食用褐絨蓋牛肝菌中??茖W研究顯示L-茶氨酸在減少主觀壓力反應、優化睡眠、心血管疾病、延緩衰老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茶氨酸最核心的功效是舒緩毛細血管血壓,解決起床頭疼的問題。有研發團隊將茶氨酸和GABA兩種原材料復配起來,既幫助入睡,又能舒緩情緒,提高睡眠質量。此外茶氨酸還被應用于治療抑郁癥、癌癥等疾病中,既保護神經細胞,又能增強抗癌藥物的功效。
|